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公开招聘博士后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致力于研究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和全球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研究院以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人类发展为坐标系,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聚焦中长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产业经济与产业政策、科技金融与碳金融、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世界经济与全球发展等重大领域开展学术和政策研究,以不断增强理论创新和服务决策的能力,助力中山大学经济学科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导师团队

 

赵昌文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吴小兰讲席教授、岭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全球能源转型委员会委员,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企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等。

       长期从事中长期增长、产业经济、科技金融、全球发展、国资国企改革等领域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多次参加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文件起草和前期研究工作,负责完成数十项重大改革方案、政策研究和评估任务,撰写政策研究报告120余篇,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超过260人次。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外交部、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合署等部委项目,世界银行、OECD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40余项。出版《持久战新论:新常态下的中国增长战略》《从攫取到共容:金融改革的逻辑》等中外文著作30余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获中国发展研究奖、教育部和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

 

李兵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系主任、国际经济与区域经济教研室主任,中山大学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2008年于吉林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11年于香港科技大学获得社会科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国际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世界经济文汇》《国际贸易问题》等中文权威期刊和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 World Economy, Th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China Economic Review等SSCI英文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子课题负责人4项,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以及政府部门课题多项。2017年获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称号。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和预警专家库专家,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知识产权分委会理事,粤港澳高校质量联盟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区域战略青年学者菁英会会员,广东省经济学会副秘书长。

 

张一林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百人计划”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办公室主任,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青年学者,普华永道思略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金融、碳金融、公司金融、数字金融。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等学术期刊,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洪银兴经济学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金融学术年会最佳论文奖、普华永道PwC 3535金融论坛年度最佳论文奖等奖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等基金项目。

 

申广军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百人计划”教授、博士生导师,数量经济教研室副主任,广东国有经济研究智库学术委员会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重点关注企业的要素分配、生产效率、债务结构、能源结构及其对财税政策的反应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论文发表于《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和《金融研究》等中文权威期刊,以及China Economic Review,Economics Letters,Economics of Transition,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 Design等SSCI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其中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在绩效评估中被评为“特优”。论文曾获得第三届刘诗白经济学奖(2016年)、第三届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年会优秀论文(2018年)、第十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优秀论文(2020年)、第五届洪银兴经济学奖(2020年)、第十一届广东省优秀金融科研成果奖(2021年)、青年经济学者论文奖(2021年)等殊荣。

 

研究方向

中长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产业经济与产业政策、科技金融与碳金融、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世界经济与全球发展

 

岗位及要求

1.已取得国内外著名高校博士学位(国内高校毕业生,已通过博士学位答辩者也可申请,在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通过申请后,半年内必须取得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在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2.学术背景要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数学等相关专业,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相关领域研究基础,有从事产业经济、金融学、能源经济等相关研究经验者优先;

3.组织观念和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4.有从事经济问题研究的兴趣与热情;有较突出的科研成果;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5.申请人必须全职到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得兼职。

 

待遇及发展

1.研究经费:参与合作导师的科研项目,项目组提供科研经费支持,同时支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及中山大学文科基金等基金项目;

2.薪酬绩效:博士后期间的薪酬参照国家和中山大学有关规定执行,在此基础上研究院将根据人才具体情况额外提供薪酬补贴或绩效奖励;

3.工作期限:工作期限2-3年。期限届满后,研究成果突出并符合中山大学相关要求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可申请中山大学教师职务;

4.保障条件:中山大学提供校内居住及办公条件,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子女教育资源,附属医院的医疗资源,以及丰富的数据库资源等保障。

 

应聘方式

1.请将个人详细简历(包括基本信息、学习与工作经历、学术情况等)发送至sunyxi@mail.sysu.edu.cn,简历及邮件主题命名为:姓名+简历;联系人:孙老师(020-84114261)。研究院收到简历后将尽快审核并反馈。

2.导师团队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若初审合格,将联系申请者进一步提供一份2000字左右的博士后研究计划及相关支撑材料,包括代表性论文、推荐信、学术成果证明等反映申请人研究能力、学术水平的材料。

3.报名人员应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应聘资格。

 

招聘名额

研究院拟招聘博士后名额为3-5名,具体视实际情况定。

 

本公告长期有效。